2012年11月16日

長鰭鯖鯊

長鰭鯖鯊

台東捕獲4.5公尺長馬加鯊 附近還辦衝浪比賽

東海岸又抓到大鯊魚了!繼宜蘭頭城、花蓮之後,台東漁民14日也在烏石鼻捕獲了一尾4.5公尺長、900公斤重的「長鰭鯖鯊」(俗稱馬加鯊),在海上纏鬥了30分鐘後,才把這龐然大物帶回漁港,引來民眾拍照圍觀。但令人擔心的是,距離這尾長鰭鯖鯊出沒點40分鐘車程的金樽漁港,14日至18日舉辦國際衝浪比賽,安全問題堪憂。

長鰭鯖鯊

▲▼台東捕獲900公斤長鰭鯖鯊!

長鰭鯖鯊

環境真的在改變!近一個月以來,已經在台灣東海岸捕獲了3條大型鯊魚;最早是台東漁民在上月16日捕獲了一尾重達800公斤罕見的「巨口鯊」,之後在宜蘭外海也有漁民捕到一條1500公斤重的兇猛大白鯊,接著花蓮漁民又抓到一條1000公斤重。當時,在宜蘭烏石鼻海上整整纏鬥了半個小時,才終於被拖回來的大白鯊,可說轟動整個漁港,而漁船上還看到許多連帶落網的小鯊魚,令人擔心是不是環境真的在改變了。

而最新抓到的長鰭鯖鯊(Isurus paucus),與大白鯊同為鼠鯊科,不過前者為鯖鯊屬,後者則是噬人鯊屬;平常生活在溫帶以及熱帶海域,躍起的高度可以達到6米。值得一提的是,臨近鯊魚出沒地40分車程的「金樽漁港」才要在14日至18日舉辦國際衝浪賽,若有鯊魚出沒、把衝浪板誤認為海豹的話,可能會有安全上的隱憂。當地居民為這些衝浪客擔心,在如此情況下,衝浪選手在海上乘風破浪,要是真的碰到危險怎麼辦?

長鰭鯖鯊
▲長鰭鯖鯊。(圖/來自Wikipedia)

關於長鰭鯖鯊(Wikipedia):

長鰭鯖鯊(學名Isurus paucus),又名長臂灰鯖鯊,是鼠鯊科中大型的鯊魚,分佈在溫帶及熱帶的海域。牠們一般被稱為馬加鯊,「馬加」是其英文名的「mako」的譯音。

長鰭鯖鯊可長成超過4米長,背部呈深藍色,腹部呈白色。胸鰭與頭部一樣,或甚至更長,鰭身較闊。鼻尖較鈍,一般都不甚尖銳。上下顎的牙齒筆直。尾鰭呈半月型,有非常長及低的突出位。牠們一般都是較幼身的,闊的胸鰭代表牠們游得比其近親的尖吻鯖鯊較慢。

長鰭鯖鯊的陣速可以超過每小時60里,並且可以躍起至6米高。

長鰭鯖鯊是卵胎生的,妊娠期約為15-18個月。在長鰭鯖鯊母體內的胚胎會互相消耗對方來取得養份,每胎只有兩頭幼鯊出生,這是子宮內同類相食。長鰭鯖鯊又名馬加鯊,馬加是來自毛利語,但意思不明。

長鰭鯖鯊 原文: 台東捕獲4.5公尺長馬加鯊 附近還辦衝浪比賽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